走进英国“政治心脏”
——驻英国使馆妇女小组参观英议会大厦侧记
2010-12-31 20:00

  12月的伦敦已经让人感到了中国北方冬天般的凛冽,17日清晨寒风裹挟着雪花迎面扑来,马路上的人不由得加快步伐,试图逃避这冰冷的冬天。然而位于泰晤士河边上的议会大厦却迎来了一批不平凡的客人,寒冷的雪花对他们似乎并不存在,个个兴致勃勃,他们就是来自驻英国使馆的60多位客人,他们当中既有外交官,有随任夫人,还有六、七十岁的馆员父母。议会接待处的女士见此情景,不禁笑盈盈地问:“今天是中国日吗?”

  今天虽然不是英国议会大厦的“中国日”,但也是中国驻英使馆与议会大厦一次重要的“亲密接触”,大使夫人、妇女小组组长胡平华女士率领馆员和家属参观议会大厦,这是一次难得的近距离观察英国议会政治的机会。

  大使夫人胡平华与馆员及家属参观议会大厦

  英国是世界议会政治的开山鼻祖,议会大厦更是闻名遐迩,是伦敦的地标性建筑。参加活动的馆员和家属都曾多次驻足观看这座宏大的哥特式建筑,但却是头一次进入大厦内参观,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希望能亲眼见识在这个独特建筑内的英国议会。

  在导游的带领下,大家循着每年议会开幕之日英国女王必走的路线开始了参观。经过 “女王穿着王袍”的大厅,大家来到了“皇家画廊”,维多利亚时代的精致装饰比比皆是。两边的墙上分别挂着英国近代史上最具意义的两场战争,特拉法加海战和滑铁卢之战的巨幅壁画。由于两幅壁画描绘的都是法国人被英国人打败的战役,据说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密特朗访英时都曾拒绝在此停留。档案柜中存放着宣判查理一世死刑的判决书原件,记录着英国议会民主改革道路上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段历程。

  进入标榜都铎王朝历史的王子厅,导游风趣地介绍了墙上的亨利八世头像,这位国王是英国历史中极具戏剧性的人物。为了能得到男性继承人,他不惜与罗马教廷对抗,另立英格兰教会,其目的竟然是能够不断休妻续弦。

认真听取讲解

   
                            馆员在威斯敏斯特大厅                                            馆员在议会大厦外  

  大家接着步入了以红色格调装饰的上议院,这里的座椅很有讲究。金碧辉煌的宝座是女王宣布议会开幕和宣读政府施政纲领的地方,众多红色座椅中只有一组是带扶手的,是大主教和教士专座,意在用“扶手”将宗教影响挡在政治之外,貌似“优待”实是“分隔”恐怕也是英国特有的“绅士”方式吧。

  英国上院最早称为贵族院,由贵族和主教等组成,上院议员身份为世袭。随着时代的进步,英国上院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1999年有600余名世袭贵族失去了上院议员资格,仅有90余名贵族留任。2006年还诞生了首位选举产生的上院议长。但传统的议会开幕仪式仍得以保留,举行仪式时,上院议员都要身穿红色礼服,法官则要头戴假发,在21世纪的今天给人一种传统和久远的感觉,同时也传递出了他们竭力要表达的庄严和神圣。

  进入下议院之前,导游半开玩笑地说,现在我们要进的地方是禁止英国女王入内的。原来为了表明王权不再干政,女王是不能进入下院地盘的,议会开幕前需派遣一“黑杖礼仪官”到下议院用女王授权的黑杖砸门,召集人员。门上有一个小窗,下议院的礼仪官听到砸门声后打开小窗,确认对方身份后方才打开大门。结实厚重的木门经过几个世纪的敲击,已经被砸出一个圆坑。抚摸着下院大门上被“黑衣人”的棒子敲出的痕迹,想象着这像是表演的传统仪式,让人深切感受到这个古老帝国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王权至上到革除王权,将权力交给代表平民的下议院,实行议会民主的过程。

  与上院相比,下议院缺少了精雕细琢,特别是经历过二战炮火的洗礼后,其陈设要朴实很多。但这里集中体现了英近现代政治家的风貌和英式民主的精华。门口树立着曾建功立业的前任英国首相的雕像,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艾德里、丘吉尔、撒切尔……,门楣上用二战中遭轰炸后留下的瓦砾拼成的图案似乎在时时提醒走过的议员们,勿忘历史、励精图治。

  英国议会下议院又称平民院,最早由骑士和市镇平民组成。下院议员经选举产生,每届任期最长为5年。获得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执政党,其领袖由女王任命为首相,组建政府。第二大党则成为法定反对党,组成影子内阁。本届议会共650个席位,其中保守党305席,工党253席,自民党57席,其他小党和独立人士35席。

  进入议员辩论大厅,看到平日在电视上经常见到的议员们唇枪舌剑的场景,想想这里产生过那么多影响英国历史轨迹的议案,大家的兴致更高了,纷纷走上议员辩论席,有的还站到首相辩论席过了一把瘾。大家向导游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比如下议院门口挂着一个巨大的布口袋,原来是议员们会将选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装到里面,类似“意见箱”;执政党座席在议长的右侧,反对党的在左侧;前排座椅是政府内阁成员或反对党影子内阁成员的专座,其他议员则被称为“后座议员”,等等。

  步入议员们投票的走廊,议员们要亲自用“身体”投票,也没有电子计票装置,完全靠“点人头儿”。也就是说,投赞成票的和投反对票的议员分别进入不同的走廊,如果弃权,就哪个走廊也不进。自诩议会之母的英国实现民主的方式如此原始,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参观的最后一站是恢宏的威斯敏斯特大厅。这是1834年大火中议会大厦唯一幸免的建筑物,即举行过国葬,也审判过罪犯,默默见证了威斯敏斯特从皇家宫殿演变成世界瞩目的议会政治的殿堂,也冷眼旁观着当今英国议会改革的步伐。

  通过七十五分钟的参观,大家收获颇丰,对英国议会这个“老谋深算”却又生动怪诞的政治形象增加了感性认识。走出议会大厦,天上还在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回头再看看议会大厦和紧挨着的大本钟,在白雪的映衬下更加醒目,更显宏伟、庄严。这两个见证和记载英国君主立宪政治制度的建筑像一幅永不消失的画卷深深地镌刻在人们脑海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