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走向繁荣:十八大带来的启示和机遇”第二届中央党校—威尔顿庄园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共识与中国梦
2012-12-18 03:00

(2012年12月17日,英国威尔顿庄园)

英国投资和贸易国务大臣格林勋爵,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韩保江所长,
威尔顿庄园主席福格森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参加由英国威尔顿庄园和中国中央党校这两大智库共同举办的“走向繁荣:十八大带来的启示和机遇”研讨会。

  不久前我有幸回国列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回到英国,不少英国朋友就纷纷请我去谈谈十八大。上周,我在英国工商界报告会上就十八大发表了演讲,在伯明翰大学中国学院成立仪式上也介绍了十八大。

  我还为英国《每日电讯报》撰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出了一个概念:“中国共识”。当然,研究中国的人都知道,这个概念是从雷默先生八年前在在英国“外交政策中心”发表的论文《北京共识》演绎而来。对“北京共识”,多年来一直有争论,一是因为这是一位西方记者提出的观点,中国学术界不大接受;二是这主要是试图概括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奥秘,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建设缺少认同,因而显得比较偏颇。

  我之所以提出“中国共识”,一则因为这是中国过去30多年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二则这是中国社会正在形成或强化的普遍共识,三则这与十八大确定的中国未来发展指导方针相一致。

  我认为“中国共识”有五个主要因子,即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稳定和谐、和平发展和中国特色。现在大家都认为有必要加深对中国发展的理解,然而如何准确描述与评价中国的进步仍需要深入研究。在中国学术界,今天讨论更多的是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理论。我认为,“中国共识”与此是相统一的,因为“共识”中就包含着道路、制度和理论方面的内容。

  或许,有朋友会问,“中国共识”是不是就是“中国模式”,正如“华盛顿共识”就是“西方模式”或“美国模式”?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可以举一反三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中国一直强调中国有自己的国情,要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我们不照搬、照抄别国的制度和模式。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我们又怎能认为自己的成功经验就一定能适合别国、为别国所效仿呢?所以,“中国共识”就是“中国的共识”,别国可以参考借鉴,但我们自己不推广、不输出,不会加上“模式”的称号。

  “中国共识”将带领中国走向何方?我认为就是实现“中国梦”。我以前在美国工作的时候,美国人经常说“美国梦”这个词,“美国梦”是指相信只要经过自己努力奋斗就能在美国获得美好生活的信念。那么,什么是“中国梦”?我认为“中国梦”有两方面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两次讲话中对此都有深刻论述。第一层含义,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按习总书记的话,就是依靠辛勤的劳动,来获得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和更优美的环境。中国人常说,“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同样,每个人的中国梦就汇聚成了整个民族的中国梦。因此,“中国梦”的第二层含义是指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梦想和夙愿。

  谈了“中国共识”和“中国梦”,显然这都属于思想层面的,属于“知”的范畴,中国人强调要知行合一。十八大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共识,描绘了发展蓝图,但共识需要行动来落实,蓝图需要实干来绘就,因此,我们需要“中国行动”,用行动来履行“中国共识”,用实干托起“中国梦”。中国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已经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行动已经开始!我们相信未来中国将更加精彩辉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谢谢。

  下面我愿回答各位的提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