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接受英国《名流》杂志采访谈卡梅伦首相访华和中英关系
2013/11/30
2013-12-01 05:00

  2013年11月30日,在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前夕,英国《名流》杂志发行《中国专刊》。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接受该刊专访,就卡梅伦首相访华及中英关系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名流》记者:此系卡梅伦首相3年来第二次访华,这么长的时间间隔在国际关系中并不多见,特别是对两个如此重要的贸易伙伴而言更是如此。两国如何进一步提高双边关系机制建设,保证两国高层更密切的往来?

  刘大使:中英建有完备的高层对话机制,如两国总理年度会晤、经济财金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和战略对话,同时在经贸、科技、教育等领域举办定期交流。不久前举行的中英第五次经济财金对话就是这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卡梅伦首相此次访华也是重启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机制。

  的确,中英关系在过去一年多时间经历了曲折,这再次说明在发展两国关系时,一些重要原则是必须坚持的。这包括相互尊重、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分歧。我确信,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并不断丰富双方各项机制,深化各层级、各领域对话,凝聚共识,扩大合作,就能确保中英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名流》记者:访问的重要意义对英方而言不言而喻。首相为此将率多位大臣和商业领袖随行,甚至为了此访而推迟议会秋季报告。此访对中方的重要性如何?您认为会取得什么成果?

  刘大使:卡梅伦首相此访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后英国首相首次访华,也是两年多来双方最重要的高层接触,对中英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方高度重视卡梅伦首相此次访问,目前正在为访问进行积极准备。中方希望卡梅伦首相此访能够实现以下三大目标:

  一是加强政治互信。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即将步入第十个年头。双方可以总结过去10年双方的经验,共同规划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蓝图,向外界发出尊重彼此发展道路、致力于发展和深化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积极信号,不断丰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

  二是推动务实合作。中英务实合作互补性强,同时双方都致力于改革和开放,这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了契机。双方应当本着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扩大经贸、金融等双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也要加强在减贫、气候变化、反恐等全球性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促进国际社会持久稳定和共同繁荣。

  三是增进相互理解。中英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都有很大差异,增进对彼此国情、社情的了解是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双方应当不断扩大两国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人文领域交流,促进两国民众对现代中国和当代英国的认知,形成新的“中国观”和“英国观”,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为两国关系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

  《名流》记者: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中英双边关系合作,如两国政治、外交、贸易和投资、文化及教育等方面合作?您认为中国政府对英政策优先方向是什么?

  刘大使:目前,中英关系各层级、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中国是英国在欧盟外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合作持续增长,在欧盟主要大国中一枝独秀。两国双向投资规模不断增大,过去18个月中国对英投资额超过此前30年总额。伦敦人民币离岸业务日益蓬勃发展,除中国大陆和香港以外的62%人民币支付都在伦敦进行。英国是中国赴欧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数量居欧洲之最。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也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

  中英都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两国既是政治大国,也是经贸和文化大国,两国关系是全方位的。中方愿与英方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各领域互利互惠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名流》记者:当前,中国更重视促进国内需求,英国正寻求促进出口,在这一背景下,两国经济关系的活力和方向是否会发生变化?

  刘大使:近年来,英国对华出口增长势头迅猛。英国对华出口从2009年的79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168亿美元,三年翻了一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9%,中国已成为英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而同期中国对英出口年均增长率只有14%。在中英贸易中,中方不追求顺差地位,始终支持和鼓励英国企业扩大对华出口,今后一段时期也不会改变。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进出口并重,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要求”,这表明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进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体部署。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市场将释放更多的消费潜力,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这将为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出口商提供更多商机。我们欢迎英国企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提供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商品,推动中英贸易平衡、健康发展。

  《名流》记者:中国公众对英国的看法如何?反过来,英国公众对中国的看法呢?应如何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刘大使:“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

  中国和英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两国民众长期以来对彼此充满兴趣,相互了解和认知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今天,两国民众都在摆脱陈旧思维,重新发现、认知对方。在中国民众眼中,英国既保留了保守内敛的传统,又富于创新、活力。中国人不仅喜欢英国的文学、历史、绘画等传统文化,而且喜欢英国的时尚、足球、金融城、高科技、007系列电影等现代元素。在英国民众眼中,中国也不再神秘难懂,而是充满现代活力,具有独特魅力。英国正在兴起的“中国热”不仅包括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接受和喜爱,还包括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以及商贸投资的兴趣和期盼。当然,由于历史文化以及传统价值和观念的不同,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深层认知还有提高的较大空间。

  近年来,两国教育、文化、科技、体育、青年等领域交流发展迅速。我们应抓住机遇,深化合作,以交流促了解,以合作促理解。

  《名流》记者:英国媒体对最近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表现出极大关注,特别是对金融改革和更大发挥市场作用问题。此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对外国在华投资者最主要的影响如何?

  刘大使:我想用“改革”二字来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所取得一切成就的关键在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新的部署,体现了中国的改革决心。今后,中国改革将紧紧围绕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六位一体全面推进。

  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全会提出15个领域、55项重大改革任务和300多条具体改革举措,其中包括英国媒体十分关注的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内容。此外,全会还为改革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认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将为包括英国在内的外国在华投资者带来巨大机遇。

  一是更多的市场准入。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建筑会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等,这将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更多便利。

  二是更好的投资环境。改革确定了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意味着中国将建立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更加开放的服务业、更加便捷的投资手续、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更加良好的法制环境。一句话,中国将为外资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是更多的投资机会。随着中国加快经济转型,推进城镇化,不断改进养老、医疗、卫生等各领域服务,加大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引进人才、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中国市场将持续甚至成倍扩大,市场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这些将为外商在华投资提供巨大机遇,有力地促进中国与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经贸、金融和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与此同时,未来5年,中国预计对外投资将新增5000亿美元,进口10万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也将超过4亿人次。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将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的就业与繁荣,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 ※※※ ※※※

  英国《名流》杂志创办于1984年,是面向英政府高官、工商界领袖、法律、媒体等各界精英的季刊。

  刘大使采访英文稿链接:http://www.chinese-embassy.org.uk/eng/EmbassyNews/t1104253.htm

附件: